主营业务连年下滑,预制菜能挑起海欣食品的大梁吗

北京商报网   2023-04-25 01:47:30

当支柱业务收入连年下滑,过度依赖速冻鱼糜制品的海欣食品(002702)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在近日接受调研时,海欣食品提到把预制菜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未来将主打海洋预制菜品类。

作为海欣食品的支柱业务,速冻鱼糜制品业务占据营收的八成,但所能贡献的收入正在逐年减少。如此之下,增速虽快但仅占营收一成的预制菜业务,能否成为海欣食品挑起未来业绩的大梁备受关注。


(相关资料图)

支柱业务连年下滑

4月24日,海欣食品发布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显示,关于预制菜业务的发展规划,公司速冻菜肴制品主要有烤卷类以及部分黄喉、牛百叶等,速冻菜肴制品目前是第二增长曲线,公司舟山工厂未来将主打海洋预制菜,并提到将围绕高端鲍鱼预制菜产业投资发展。

作为“百年鱼丸世家”,海欣食品的业务体系构成以速冻鱼糜制品系列产品为核心,兼顾速冻肉制品等其他速冻食品,近几年开拓布局了速冻菜肴制品(预制菜范畴)。

4月21日,海欣食品发布2022年年报显示,去年业绩实现由亏转盈,营收16.21亿元,同比增长4.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321.57万元,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亏损3443万元,同比增长283.58%,但仍未恢复到2020年净利润7102万元的水平。

对于2022年成功扭亏的原因,海欣食品表示是因为2022年公司调整管理模式、降本增效、推出新品、改善产品结构等。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舟山腾新食品有限公司收到全部征收补偿款,其产生的处置收益预计为2469.72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

分产品看,预制菜为海欣食品带来了一定增长。2022年,海欣食品的速冻菜肴制品营收大幅增长,由2021年的0.1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62亿元,增幅达1334.35%,营收占比提升至10.02%。

反观占据了海欣食品收入约80%的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业务,营收却逐年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2年,海欣食品的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收入分别同比减少了6.84%、3.41% ,产品年销售量也分别减少了4.27%、12.6%。

这与近年来我国速冻鱼糜制品市场规模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有些关系。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鱼糜制品加工总量持续下降,2021年起缓慢回升。

预制菜不好闯

面对支柱业务收入下滑的趋势,海欣食品急需打造新的增长点。而预制菜成为其看中的新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136.6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361.7亿元。根据《2022预制菜企业50强》榜单,位列前三名的企业分别是安井食品(603345)、三全食品(002216)、大成集团,海欣食品排在第14位。

《2022-2028年中国预制菜专项调研及投资战略预测可行性咨询报告》指出,我国菜系多样、品类繁多,目前预制菜企业普遍采用大单品的方式抢占市场,如味知香以牛肉类为主,鲜美来以虾滑为主。预制菜行业还吸引了横向延伸业务的西贝餐饮、广州酒家(603043)等餐饮企业,以及双汇发展(000895)、新希望(000876)等凭原材料优势切入的企业,行业竞争正在不断加剧。

基于这样的市场背景,海欣食品选择以水产类别预制菜入手,并加大供应方面的投入。财报显示,海欣食品舟山工厂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主打深海预制菜,如虾蟹类、虾滑、带鱼段、鱿鱼饼、鱿鱼圈等。海欣食品认为,舟山海洋资源广阔,能够提供大量原材料供应。

4月初,海欣食品发布公告称,为拓展高端海洋水产预制菜领域,拟收购福建东鸥食品有限公司51%股权,东鸥食品主营鲍鱼及预制菜的加工销售。这是海欣食品在高端水产预制菜领域的一次重点布局,并提出未来将围绕高端鲍鱼预制菜产业投资发展。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预制菜业务在近几年一下子成为热门行业,各类巨头企业不断涌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会削弱一般企业的收益率。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速冻食品是预制菜的前身,但也有不同。速冻鱼丸属于辅食辅料,但预制菜是更完整、正式的菜肴概念。未来预制菜行业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产业链的完整度、品质的稳定、研发实力水平以及口感和菜色的还原度方面。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海欣食品在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2023年公司营销策略主打“极鲜战役”。“极”为高端产品品牌“鱼极”;“鲜”为锁鲜装产品,2023年推出“升级锁鲜装”。未来公司将通过成立专项小组、继续加大营销推广、巩固高端品牌形象等方法,在高端线上发力。

海欣食品在财报中表示,对于2023年的经营计划,公司预算营业收入将增长10%左右,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70万元左右。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官方邮箱向海欣食品发送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函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